三年前落户泊头工业区的河北京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,2006年、2007年产值分别达到1亿元、1.6亿元,其成功的经营运作,成为了吸引“贝广”的一个标杆。
是将厂址选择在廊坊固安,还是沧州泊头?经过半年的思考,日前北京贝广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终于做出了最后的选择。
随着投资3亿元、年产5万吨电力设备及铸件的河北贝广电力设备项目入驻泊头市工业区,“贝广”不仅漂亮地完成了一次资本运营,寻找到又一合作伙伴——北京三圆泰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,而且实现了其投资领域的又一次拓宽,由食品、饮料等行业发展到铸造业。
对“贝广”而言,选择的过程也是不断权衡的结果。除了考虑到京津产业转移的趋势外,泊头日益壮大的产业基础,以及“全方位”的服务同样是留下“贝广”的重要因素。
进军铸造 “贝广”异地谋变
据了解,北京贝广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是一家专职资本运营的企业,由多家我国知名企业参股或直接控股,投资范围主要涉及糖、酒、食品、饮料等行业。
虽然现有的投资领域已经给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益,但作为一家以资本运营为主的公司,公司管理层始终对“具有潜在市场”或“没有达到完全竞争”的行业保持着应有的洞察力。
就在半年前,随着公司管理层中一部分人发出“关注铸造业发展”的声音,整个公司的注意力也开始向这一领域转移。在他们看来,虽然目前我国相关企业与日俱增,但与市场的需求相比,仍相去甚远。“以我国一家柴油机企业为例。它只有一个模具修理车间,新产品开发和复制模制造全部外委订货,估算每年仅这家企业需缸体金属模具二三套,产值就达上百万元。而那些更精密的铸造,市场的缺口将更大。”
于是,那时起,“贝广”就萌发了投资铸造业的想法。但是,最初选址时,“贝广”选择了廊坊固安。近邻北京的地缘优势、日渐升温的地方经济无疑成了他们做出这一选择的动因。
然而,没过多久,“贝广”对自己的选择又开始犹豫了。其间,他们一直受着两个问题困扰:一是,发展铸造业,当地的产业基础是否能给予企业强大支撑;二是,一旦企业建成,企业是否和京津产业发展的布局一致。在他们看来,只有这两个问题解决了,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。
全方位服务 泊头赢得商机
“贝广”的再次选择当然也给了其他地方机会。
去年11月,这一机会降临到了泊头。而在此之前,泊头曾在30多个招商和行业网站上发布了500多条相关信息。
“当时对方打电话过来,想了解泊头的产业情况和投资政策。听对方语气,我们觉得‘有门儿’,于是赶紧把泊头的大体情况介绍了一遍,并把一些相关资料给对方传了过去。”泊头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俊逸回忆说。
泊头的产业优势自然也打动了欲寻求产业支撑的“贝广”。就这样,双方以这次良好的开端为基础,开始了接下来的多次接触。
“为了赢得‘贝广’,我们展开了‘全方位’服务。仅北京我们就去了好多次。”张俊逸介绍说,对于对方关心的泊头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,我们每次去都会给企业带去最新的信息。我们还给对方介绍了泊头市未来几年产业发展的规划。由于今年初泊头工业区和河北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,工业区发展规划完全由专家制定,因而更合理、更科学,对方当然也很“感冒”。此外,我们还积极向对方提供各种商务信息,帮助他们解决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。比如,在泊头哪里可以买到最便宜的铁、炭等原材料;在泊头投资后,政府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产业工人不足等问题。对于众多投资者关心的项目跑办和办理周期问题,我们则组织专人,承诺帮着企业办,并且限期完成。
“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支撑,再加上我们的真诚,‘贝广’怎能不动心。”张俊逸回忆说,没过多久,话里话外,“贝广”已经流露出了选择泊头的意思。
这时,一家三年前来泊投资的北京企业的“现身说法”则又为“贝广”留泊淬了一把火。
这家企业就是北京三圆泰合投资有限公司。通过和“三圆”的恳谈,“贝广”不但进一步证实了之前政府反应的情况,还借这个机会和“三圆”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。双方最终还决定合资建厂。“三圆”还帮助“贝广”最终敲定了电力设备制造的发展方向。
再添“龙头” 铸造产业借力提升
就这样,“贝广”投资泊头尘埃落定。
按照约定,此次投资,“贝广”和“三圆”的投资比例分别为80%、20%。这一电力设备项目总建筑面积达5.4万平方米,分两期建设。一期投产后,预计年产电力设备1.2万吨,可实现销售收入1.5亿元;项目全部投产后,年产电力设备5万吨。目前,项目各相关手续已办理完毕,正在进行建设前的地勘准备工作,一期工程有望于今年底投产。
无论是项目规模,还是技术含量,建成后的河北贝广电力设备项目无疑在泊头居于前列。泊头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俊逸介绍说,这一项目建成投产后,将成为泊头市铸造产业中又一龙头企业。由于这一项目出资双方市场、资金互补性强,且存在较强的技术优势,随着项目的顺利进行,势必会对泊头铸造产业带来积极的影响,推动相关产业提档升级。
北京三圆泰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控股公司、河北京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磊表示,相比当地大多数仍采用灰铁铸造工艺的企业而言,“京良”以及将来的“贝广”都将采用球墨铸造,技术含量相对较高。
“‘龙头’有多大,就意味着整个产业链条有多长,有多强。”张磊介绍说,“京良”去年产值1.6亿元。当地给“京良”做配套的企业就达100多家。一部分配套企业为了与“京良”,或者其他企业工艺对接,目前已经开始着手工艺的改造,设备的升级。预计“贝广”投产后,这种高新企业的带动作用会更加明显。
“此外,‘贝广’独立的市场体系也将进一步扩展整个泊头铸造业的市场覆盖范围,从而为相关企业赢得更大生存空间。而这些优势,恰恰是许多中小企业无法企及的。”张磊说。